最近,一位叫纪湘战的大学生因一条评论引发公众的关注。这条评论中,纪湘战被一位网友称为三毛病八,并被威胁要在其家门口放火。这样的言论不仅引发舆论关注,更引发了网友们对于网络暴力的讨论。那么,这次事件告诉我们什么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?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网络暴力。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的,意在侮辱、嘲讽、恶意攻击、传播谣言、侵犯他人隐私等带有侵犯性、伤害性、攻击性的言论行为。
相较于传统的暴力,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、传播性、快速性、覆盖面广等特点。一条言辞恶意的评论,可能会迅速传播到数百、数千人的耳目中,从而对受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网络暴力并非偶发事件。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,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获得发言权和传播能力。然而,若是不能合理地行使这些权利,就很容易滑向网络暴力的边缘。
网络暴力的存在是因为人性的弱点: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。相比于现实中的言语和行为,网络上的行为更容易被一些人视为无伤大雅。更有甚者,有些人认为网络暴力是为了发泄情绪、追求快感的方式,忘记了他人的感受和底线。
此外,网络暴力的产生也与网络环境的特点有关。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空间,信息量巨大、流动性极强,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无人区中自由发表言论。当然,这也意味着,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不负责任、具有恶意、仇恨、歧视、攻击性的言论。
面对网络暴力,我们不能坐视不管,而是应该采取行动。具体而言,以下是一些应对网络暴力的方法:
网络暴力常以个人隐私为攻击点,因此,保护好个人信息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是非常重要的。建议大家在网上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姓名、电话、地址等敏感信息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网络暴力往往是不受限制的,因此,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和他人的底线,避免过分攻击和侵犯他人权益。如果遭遇网络暴力,也可以用温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,避免升级矛盾。
遭受网络暴力后,千万不要沉默、逃避,而是应该勇敢维权。可以通过舆论监督、法律途径等方式,向暴力制造者追究责任。此外,如果您在社交平台等地遭遇网络暴力,可以向平台方举报、申请处理。
最后,我们还应当自我约束,不去发表恶意言论和攻击性言论。重视言辞修养,保持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,才能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的网络环境。
网络暴力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样态,虽然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和传播性,但却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。我们每个人应该获得自由发言的权利,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,言辞的自由并不等于对他人权益的侵犯。只有每个人坚持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才能让互联网更加美好。
参考文献:1. 纪湘战事件,网络暴力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才能应对。2021.08.08。
2. 何为网络暴力?如果你遭遇了网络暴力,你可以怎么办?2021.08.08。
3. 网络暴力:匿名群众的嚎叫与惊叹。2021.08.08。
(编辑:唐维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