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方式,但是有些员工在劳动仲裁后获得胜诉后,公司却不肯给他们应该得到的工资和赔偿,这该怎么办呢?
首先,如果公司不执行劳动仲裁裁决,员工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但是,这种方式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,而且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。
其次,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寻求帮助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,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。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劳动报酬,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,要求监督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劳动报酬。
此外,员工还可以咨询劳动权益保护组织,寻求法律援助。一些劳动权益保护组织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,帮助员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但是,选择合适的组织还需要谨慎考虑,避免上当受骗或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最后,员工也可以选择通过其他媒介,如社交平台或者媒体报道,公开公司不支付工资的行为,引起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。这种方式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,但可以推动公司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,避免声誉受损。
如果公司在劳动仲裁后不给员工支付应得的工资和赔偿,员工可以选择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,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咨询劳动权益保护组织,公开公司行为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但是,在选择解决方式时,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考虑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。
(编辑:唐维乾)